以色列菲林

萝卜菜脯游记

以色列近期是个话题。上网查以色列,那是炮火连天。
翻出世纪之初,夫人到以色列旅游踩线,却是绝代胜景。
菲林时代,徕卡口袋相机,底片的彩色已变质,但做成黑白,依然清晰。
疯传以色列的战火与高科技之后,推荐一下以色列的古色古香,以及各民族和谐相处一面。
人类绝大多数热爱和平。

Image

耶路撒冷老城街巷,耶稣受难的苦路。

Image

苦路上行走的妇人衣着,明显是阿拉伯人。

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

门头上耶稣背着十字架跌倒的雕像。展馆详细地描述着苦路的过程。

ImageImage

刻着华人的许愿。

Image

穿过这个狭小的入口,就是圣诞之地。相传当年耶稣就诞生在这个地下岩洞的洗马槽里。

Image

哭墙又称西墙,是以色列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,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,长约50米,高约18米,由大石块筑成。
犹太教(Judaism)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,教徒至该墙必须哀哭,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。
千百年来,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,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,哭诉流亡之苦,所以被称为“哭墙”。

ImageImage

岩顶上的圣殿(伊斯兰教)

Image

清真寺前戴白帽的是德鲁兹人,一直被阿拉伯主流社会视作“异端”,甚至遭遇过多次险些灭族的大屠杀。
德鲁兹人对以色列的国家认同感比其他族裔人群要明显强烈得多,忠诚度高,战斗力强悍。两个民族没有什么历史包袱,历来相处和谐。德鲁兹派本身非常世俗,没有狂热的宗教情结。

Image

全景(借图)。
老城圈面积约1平方公里,划为4个区。东部为穆斯林区,包括著名的神庙区,神庙区的圣地有摩哩山的岩顶(伊斯兰教)及岩顶上的圣殿(伊斯兰教)、阿克萨清真寺、哭墙(犹太教)。西北部为基督教区,有基督教的圣墓教堂,西南部为亚美尼亚区,南部为犹太教区。城西南面的锡安山为犹太教又一重要圣地。城东的橄榄山有基督教与犹太教圣地。

Image

穆斯林之拜。

Image

橄榄山上

Image

剧场

Image

杰拉什古迹。
杰拉什(Jerash)位于约旦首都北面大约50公里。公元前64年,罗马军队占领了叙利亚及其南部包括杰拉什在内的一些城镇之后,杰拉什才逐渐按照罗马建筑风格发展,建起许多神殿、庙宇。公元3世纪初,由于罗马帝国政治动乱,杰拉什开始一蹶不振。以后又随着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兴起、波斯人入侵以及王朝的更迭,杰拉什经过几度盛衰。公元8世纪中叶,几次强烈地震,将杰拉什几乎毁于一旦。从此销声匿迹。直到1806年,德国旅行家欧里赫发现了这座已经沉默千年的古城,进而不断发掘出沉睡了几千年的文明古迹。因此这里被誉为“东方的庞贝古城”。

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

民俗风情

ImageImage

阿拉伯水烟最初起源于800年前的印度,曾一度被看作是“舞蹈的公主和蛇”;后来逐渐流传到阿拉伯世界(至今已有500年历史),被阿拉伯人发扬光大,成了一种民间吸食烟草的通用方式。
水烟丝的口味分水果口味、草本口味和混合口味。水果口味有:苹果、椰子、蓝莓、柠檬、西瓜、橘子、樱桃、香蕉、芒果、菠萝、金苹果、草莓味、香蕉味、杏味、葡萄、菠萝、水密桃和哈密瓜这些;草本口味有:玫瑰、香桂、香草、茴香、豆蔻这些;混合口味有:咖啡、鸡尾酒、可乐、卡布其诺等。也可以依据个人的喜好,将多种口味混合一起。还可以在水烟壶的水中添加一些苹果汁、酸樱桃汁、葡萄汁、橙汁、柠檬汁、石榴汁或玫瑰花油,甚至葡萄酒等等,这种“鸡尾酒调法”可使烟味口感更浓,气味馥郁芬芳。

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

从衣服感觉是两个民族。

Image

热情好客的学生。

ImageImageImageImage

前面有情况,不得通行。

ImageImage

对执行任务中的某某军叔叔,你竟斗胆这样搞他的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