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消失的蛇口》2 ————海上生明月

萝卜菜脯萝卜菜脯

Image
前  言

        2016年编辑了《消失的蛇口》,试图面面俱到,那是不可能的。第二辑,决定片面一点,以情为重,想到什么写什么,三姑六婆,八卦新闻,平民故事。

        这个标题是有异议的。但历史,绝对是离我们而去,无论你怎么评价。这里记录的是往日的宁静、优雅、情趣,就这么消失在浓妆艳抹的石屎森林之中。它的美丽,被一波一波的填海与高楼大厦掩埋,只见豪华。

    如此情怀,大概只存于老鬼们的心中。但愿,后辈亦可以作一次穿越时空的旅游吧,不必跑边远去。

海上生明月
Image

        这围栏以外,叫做海月路。在上世纪末年,中秋之夜,却真的可以在这里举杯酒探望海空,与张九龄一起,《望月怀远》: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 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......”

Image

        大约2003年,倚栏远望,填海区已延伸2公里,正在大兴土木。大兴土木是个成语,今天应该叫大兴水泥钢筋吧。

Image

        于2009年,后海滨路湾厦地铁站建设中,远景是育才舒曼艺术学校(德国著名教育品牌,育才四小学前身,这是四小为什么有最好的演出厅的由来)。

ImageImage

        俩口子有收获了。

Image

        后海滨路与工业七路十字路口。

ImageImage

        工业七路延伸。

ImageImage

        工业七路下水溝拐弯入海,中心路的小河还未建立。

Image

        远望香港流浮山。

ImageImageImage
海月3期
Image
未来的招商东路延伸。
Image

        远眺海边集装箱码头吊机。

Image
远眺流浮山。
Image

        填海的乱石海边聚集的渔船,沿着一堵墙头上岸,习惯行“跳板”的疍家,常常窄路相逢,侧身而过。渔获就在路边摆卖。渔船后来被驱散。

ImageImageImage

        于2011年,后海滨路铺设沥青。

ImageImageImageImage

      深圳湾公园开始建设。

Image

        时光继续穿越回到上世纪末,1999年,广物花园初建成。小区东面围栏外就是大海。后海就是此海,以蚝田为主。这里就是围墙毗邻,海月路位置。

        以下照片,拍摄时都曾被边防军逮住,禁止我拍摄。

ImageImageImage

        滑板是蚝田作业不可缺的工具。

Image

        这里是现在广物花园旁的东角头社区花园和变电站的位置,住在湾厦的蚝民在此开蚝,蚝壳堆积如山,用粉碎机粉碎后有人收购。棚顶可以晒蚝,棚下可以遮荫而坐。驰名的蛇口生晒蚝就在这里晒,我买来送给广州亲友。和蚝民交上朋友,他们很豪气,每逢春节,会送给我家生蚝,蚝民说,他们自己也只吃这个季节的蚝,其中小个的那种,鲜嫩肥美,还教我们最好的做法是“糴”,即是姜葱爆炒。填海和大桥建成后,蛇口以插养为主的养蚝业衰落,补了点钱给蚝民,十万到二十万吧,记不清楚,他们迁到湛江去了。

Image

        晒生蚝。来蛇口之前,只吃过“蚝豉”,是制过蚝油留下来的蚝干,对比生蚝干,才知道真味。

ImageImage

        白鹭围在採蚝的蚝民旁边,等吃开出来的蚝壳残留物,并且带给站在远点的小白鹭吃。

ImageImage

        等吃的小白鹭。照片在广物花园围栏内向海滩拍摄(含下面两张)。

ImageImageImage
东角头小山边海岸。
Image

        继续上溯到1984年,原始的后海湾。远景是东角头的小山。下图远景是深圳湾。

        那时候,海边是现在的近海路处,离爱榕路50米。叫国防公路,爱榕路路边有禁令牌,不得超越至海边。

Image

        看一路外延的曾经海岸线起名:近海路、后海大道、海月路、后海滨路、中心路、岸湾七街、望海路。起路名费煞苦心,卖楼却轻而易举,一律是海景楼,一栋挡住一栋延绵不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