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车情结

萝卜菜脯杂记

Image

10岁的时候,我从广州迁到一个小镇,这里连汽车都不到。
有一天,玩伴小哥拿着这张烟丝的包装纸问我,图上的火车是什么东西。
我很有亲切感地详细向他介绍了火车的宏伟壮观,因为火车伴我长大。
可是他依然一头雾水,因为他只坐过单车尾。

Image

我广州家附近,是京广铁路的必由之路,我对这一带兴趣甚浓。

Image

铁路桥底的溪水附近,有很好的粘土,褐色偏白,和了水,要用力地摔打,才能糅合出优质的陶泥,好捏出沙煲罂罉,鸡鸭人狗,而且,把泥团做成碗状倒扣,摔打下去会发出响亮的爆破声。桥面上的钢板横梁平面,是非常好的摔打粘土的工作台。

Image

正当我专心一意地操作时,轰隆隆的呼声迅速逼近,我赶紧抱住旁边的铁架,据说,呼啸而过的火车,会把人吸进去。

Image

  铁道,是神秘而伟大的地方,我曾经把我的青梅竹马带到这里来,她还记得。
我带她捡金石,铁轨路基的花岗岩碎石,不知什么原因,只要你细心寻觅,能找到有一些镶嵌着闪闪发光的金色颗粒,芝麻般大小,足可以让我们收藏,炫耀。
我带她听魔鬼般的火车声音,把耳朵贴在铁轨上,可以听到它在远方的召唤,然后慢慢地移近,最后是山崩地裂,从我们面前呼啸飞过,变调。蒸汽机车头的轮子叱咤叱咤的排山倒海,轮子的巨大撑臂无可抗拒的跃动,一路催枯拉朽。机车司机似乎是跟我打个招呼,“你好!小伙!”,又或者仅仅是因为这里是个拐弯之处,他果断地拉响着汽笛,“呜————”,跟着“叱——”一声,向路旁喷出热辣辣的一团蒸汽。蒸汽机车的魅力,现代火车无可比伦。
我告诉她,把这个铜钱放在铁轨上,火车过后,就压成了一把小刀,那时共和国还没有硬币。但火车过后,我的铜钱不见了。

Image

童年我坐过很多火车,那是母亲带我回故乡之路。从广州小北路坐全程六路车,到黄沙码头,渡轮到对岸石围塘。这是石围塘火车站,终点是到佛山三水,我们第一个站,三眼桥站下车。

ImageImage

民国时期的石围塘火车站。火车后面屋顶,是候车室,几十年没变,直到汽车四通八达时代,荒弃为止。逢节假日一开闸,挤拥得打崩头。

Image

车头锅炉加水管。

Image

潜入停用的火车站。其实当年如果人多,不停三眼桥站时,就是这样沿着铁路走过去。

ImageImageImage

好吧,就从这里开始。

Image

火车路过芳村的五眼桥。

Image

三眼桥请下车。临近佛山有个站叫邵边,报站的都用粤语,人们编了个笑话:“邵边的下车了!”,于是外省人下车小便去了。节日,坐牛卡,就是运送畜生的货卡,没有座位,坐在地上,几个小窗户,很臭。也没有上车的阶梯,爬木梯上去(见右边人旁),能搭上车就高兴死了,没有任何人会抗议。

Image

火车站旁的石板路,前面可隐约见到桥了。

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

进村了,面临牛屎饼。

Image

蚝墙。

ImageImage

祖居美丽的院子已改建。而邻居的这个铺子,恐怕已百年老铺 了,记忆中不是食肆,好像是杂货店。

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

记忆中,童年被叫回家吃饭,是这样过这条河的。

以上三眼桥和火车的照片,摄于1984年。当年还配上诗,做成明信片留念。

ImageImageImageImage

联想

这条铁路,是中国最早的复线铁路,由美国合兴公司投资修筑。190112月起,开始修筑广州石围塘至佛山一段,1903105日,佛山至三水一段建成通车。1992年弃置。非常可惜。

蒸汽火车是人类历史中一个伟大的里程碑,世界很多地方,把小火车作为旅游线路,非常热门。我游过挪威,台北两处,记录如下,作为我推荐有权有势的老大们,把三眼桥搬迁,建立沿铁路线的岭南文化旅游区的依据吧。

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

找个帅老哥做站长很有必要。

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

不必要豪华,民风与生活滋味以及干净最重要。

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

一条不执行的法规。似乎在这个地方网开一面。火车缓慢地通过,给游客留下充分的的犯规娱乐空间。

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

网上很多孔明灯的照片,就出在这个地方,台湾十分的铁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