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黐实喺张相度之六
邹尭常家族的20世纪

谜一样的五姨,老人家留给我的只有片言只语。90年代从18舅父处得到外婆的照片,身旁这个没有人认出的小孩,大家公认就是五姨了。
五姨要出嫁,自由恋爱,家里不大同意,可能年龄差别较大,很平常的事,嫁了以后,与家里正常来往。1948年与兄弟姐妹们道别,说要到外地(有说曲江、梧州、海南,姨丈是海南人),会回来睇你地。结果一去渺无音讯。最终猜测可能辗转去了台湾,因为如果还在国内,不会断掉联系。分别前育有二小孩。
姨丈叫李选章,离家时曾任广州陈塘警察局局长。据说他家房门挂着一把小剑。


“中正剑”是蒋中正赠给其黄埔学生随身短剑。柄上刻有“蒋中正赠”字样,可见是黄埔出身。“中正剑”流传世间很多,假的三四十元一把,几百元的应该是真的,几千元的我看反而又是假的了。

六姨的芳华年代,是个百废待兴的年代,用她当年的话说,“走向生活”。穿时髦的花裙,工人裤,列宁装。50年代上叶,改朝换代之初,社会风气蒸蒸日上。她这个时期的照片:

右边第二人。当时是接上级部门通知,暂抽调到苏联展览会宣傳处工作,是该会文化舘大组長,与苏联專家共同管理文化舘内的一切事务,按苏方要求完成每天的任务细节。在完成了捷克展会后,回到原來的工作单位。展览有一幅油画,叫走向生活,这是这群少女的美好心情,她们模仿油画拍照。

这是苏联展览馆全称,封面油画就是她们效仿的《走向生活》

今日的“走向生活”穿工人裤。这个时代的时装时兴苏式。


这个火车,相信广州我的同龄人90%排队进去过。




中间是位苏联人。展馆在中苏交恶后隐藏起来了,门面虽拆,内部好像还保留一些。优秀的建筑无罪,能恢复保留,才是尊重历史。历史常常被抹得很干净,这样的照片,你在百度是找不到的。



前排左起第三,列宁装。解放初,在居住地的黉桥街参加社会工作,相许帅哥,黉桥街派出所所长卢家焜,此后一直在广州越秀区机关多个部门做党政工作,并兼报社通讯员。退休后继续返聘15年,至2004年功成身退。




邹瑗瑛,卢家焜,大女卢少玲,二女卢少珏,三仔卢炜明。


前排左起第三是卢家焜。
这张照片我认为很珍贵。总是令我想起一部电影,《今天我休息》。那个时代的民警很温柔,很为人民服务。包括往前时代的五姨丈,那么巧合,也是警官。抛开历史的有色眼镜,都是人民的勤务员。1967年,事情起了很大的变化,这批白衣警察全部换血,新一代警察在百姓心目中翻了个样,看如今。




后排最高点是卢家焜。1951年1月,广州市政府基层工作队员合照。

后排中间,卢家焜。



男仔是新田里邻居丁自俞

大石街四号之二



前排左起:梁艺明,邹武,卢炜明。后排左起:梁红玉,卢少珏,邹红华,卢少玲。







与邹学毅。邹琪瑛。






卢家焜最后一次合照。前排中间,卢少珏儿子李宇辉。后排左起:卢少珏,李智伟,卢炜明,卢少玲,卢少玲女儿肖洁莹。

《古越秀色》一书编委会成员。名字在左下角。
邹瑗瑛退休后写了很多回忆录,文章,诗歌,摘录几首在下:
兰蕙山茶君手栽 廿年伴我每期开
晨昏驻足思如梦 犹见余情两守偎
写于02年农历九月三十家焜生忌。
丝丝银发丑娇娥 手托香腮浅笑窝
量力而为帮子女 娘亲心里乐呵呵
07年2月17日除夕少珏家
航标昏暗照孤舟 隻影逆流扒上游
寒夜心酸途漫漫 浪头溅起夜香愁
过白鹅潭忆起家焜五七干校晚上独棹屎艇情景
依栏就势百苗栽 绿荫婆娑自剪裁
莫问寒门多少号 花香果味引君来
赠女婿智伟
一房茅舍一孤孀 一叶扁舟一笠翁
一手竹杆一钩直 一朝到晚一场空
2014年10月15日应炜明作。